新纪元命当软链革件遇见硬件的区块
最近在Lattice团队里,我们总爱讨论Alan Kay那句发人深省的名言:"真正想要驾驭软件的人,必须先打造自己的硬件。"这句话如今听起来简直像是预言——看看iPhone改变世界、特斯拉颠覆汽车行业、比特币ASIC矿机重塑金融体系、NVIDIA GPU推动AI革命,你就会明白。
说来有趣,这句名言最早的出处已经难以考证。我翻遍了资料,终于在苹果早期员工Andy Hertzfeld的个人博客里找到了蛛丝马迹。他在1982年参加Creative Think会议时记录了Alan Kay的演讲片段。Kay当时还说过很多金句,比如"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",以及那个更冷门但同样深刻的观点:"'编程语言'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"。
想想看,1982年的Kay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!那时MacOS还要两年后才问世,特斯拉和英伟达都还没影儿。个人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天方夜谭,计算的主力军还是笨重的大型机。Kay当时在捣鼓什么呢?正是他心心念念的"Dynabook"——一台革命性的笔记本电脑原型。这玩意儿虽然最终没能量产,但它的理念简直超前了一个世纪。
Dynabook被设计成"适合所有年龄段儿童的个人电脑",它首次搭载了Smalltalk语言——这个面向对象的编程系统比当时主流的命令式编程要直观得多。Kay的团队用临时搭建的"Interim Dynabook"做实验,结果让人惊叹:5岁的小孩都能用它开发绘画游戏和太空大战模拟!
这种硬件与软件的完美配合开创了先河。Dynabook上的GUI界面、鼠标操作(要知道当时主流还是命令行)这些设计理念,后来都被iPhone、iPad完美继承。它证明了一个真理:当硬件和软件为彼此量身定制时,就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。
那么,这和区块链有什么关系?在Lattice,我们有个独特的视角:区块链本身就是计算机硬件。过去两年,我们开发的MUD引擎让EVM上的复杂应用开发变得轻而易举。就像当年Dynabook的先行者们一样,我们在努力构建一个链上应用不受硬件限制的未来。
令人振奋的是,现在的技术迭代速度比上世纪快太多了。MUD从内部工具起步,现在已经支持了Sky Strife、OPCraft等十多个热门链游。我们甚至专门优化了硬件配置——比如部署gas limit高达10亿的本地节点,为OP Craft搭建专属测试网。这些实践经验让我们对"自主世界的理想硬件"有了独到见解。
在即将到来的《The New World》第二季中,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个激动人心的话题。两年来的探索告诉我们:区块链的硬件创新才刚刚开始。准备好和我们一起,继续这场改写未来的冒险了吗?
(责任编辑:分析)
-
12.5万亿美元退休金大挪移:特朗普要给401(k)账户加料了
这年头,连退休金都要玩出新花样了!特朗普政府即将抛出的一纸政令,可能彻底改变美国人的养老方式。据彭博社独家消息,本周四这位"推特治国"的前总统准备签署行政命令,把私募股权、房地产、甚至加密货币这些"高风险玩家"统统塞进401(k)计划这个大池子里。想想看,这可是12.5万亿美元的市场啊!相当于80多个特斯拉的市值总和。我认识的老汤姆在硅谷码了20年代码,401(k)里攒了40多万美元,现在他每周都... ...[详细]
-
LittleMami为何对印度和越南情有独钟?解密新兴市场的Web3淘金热
最近听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消息,LittleMami团队正在全力开拓印度和越南市场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老兵,我不禁想和大家聊聊: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?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商机?亚洲:Web3世界的"隐形冠军"说实话,这些年亚洲在科技领域的崛起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记得十年前,硅谷还是大家眼中的创新圣地,可现在呢?中国、印尼这些亚洲国家已经占据了全球互联网用户量的半壁江山。就拿区块链来说吧,现在最火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低调的玩家突然火了 - LOOM代币。作为Loom Network生态系统的"能量源泉",这个小家伙最近的表现简直让人大跌眼镜,短短时间内竟然暴涨了400%!这不禁让人思考: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百倍币?一个被低估的"瑞士军刀"说实话,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光环下,LOOM代币常年处于"小透明"状态。但它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山寨币,更像是区块链世界里的瑞士军刀 - 功能多样又实用。开发者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最近一份Kaiko的报告让我眼前一亮——比特币现金(BCH)这个曾经被不少人看衰的"分叉币",居然在第三季度流动性增长方面拔得头筹!这让我不禁回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,当时BCH刚分叉出来的热闹场景。流动性为何如此重要?让我用一个亲身经历来说明:上个月我想抛售价值5万美元的某个小币种,结果发现稍微大点的单子下去,价格就直接砸了3%。这就是流动性不足的典... ...[详细]
-
Grayscale打赢SEC的那天,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。我当时盯着K线图,看着BTC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冲高又回落,不禁摇头苦笑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"巴特·辛普森发型"走势吗?ETF热背后的冷思考说真的,灰度胜诉那天我激动得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。但市场反应让我清醒地意识到:资金还在观望。就像我那位总说要"等回调"就入场的朋友Peter,ETF这个话题已经被咀嚼得太久了。SEC的态度就像个犹豫不决的相亲对... ...[详细]
-
OpenAI造芯暗藏的资本棋局:从技术狂想到商业变现的蜕变之路
最近科技圈都在疯传OpenAI要自主研发AI芯片的消息。说实话,这个消息并不让我感到意外——作为长期关注AI行业的观察者,我早就注意到Sam Altman在多个场合抱怨过算力吃紧的问题。看看现在市场上英伟达高端显卡一卡难求的现状,这简直是整个AI行业都在经历的"算力焦虑"。芯片困局:自研还是并购?不过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,OpenAI直接下场造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芯片研发可是个烧钱又费时的苦差事,光... ...[详细]
-
看着新闻里一次次跨链桥被攻破的报道,作为行业老兵的我心里真不是滋味。想象一下,这些年来数十亿美元就这么凭空蒸发,多少用户的积蓄化为乌有。更令人心痛的是,这些事件正在拖累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步伐。我们都在憧憬Web3的未来——一个能够每天处理数万亿交易的链上经济,但如果连最基本的跨链安全都保障不了,这个梦想又从何谈起?第一道关卡:赤裸裸的中心化陷阱记得我刚入行时,见过最简单的跨链方案简直让人哭笑不得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国内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,看到盯链与至信链的合作消息时,我着实感到兴奋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对接,更是中国Web3.0生态建设中一个值得记录的重要时刻。打破数字资产管理的壁垒记得去年我在管理自己的数字藏品时,经常要在五六个不同平台间来回切换,那种繁琐感至今难忘。而盯链的出现,就像给杂乱无章的数字资产世界带来了一股清流。通过与Conflux树图链、天河链等主流公链和联盟链的对接,它... ...[详细]
-
昨天的市场真是让人捏把汗啊。凌晨那会儿比特币冲到26400美元附近,眼看着就要突破关键阻力位了,结果像个泄气的皮球一样掉头向下。这种过山车式的走势让不少追高的朋友吃了亏,我自己也差点冲动下单。最终价格还是在25600-26400这个熟悉的区间里打转,现在稳定在25800美元左右徘徊。当前技术面解读我盯着四小时图看了半天,发现布林带这个老朋友又开始耍花招了 - 开口状态明显,价格就在中轨附近晃悠。小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看到ARB生态这一年多来的发展轨迹,真是感慨万千。还记得2022年那个秋天,整个加密市场还笼罩在FTX暴雷的阴影中,而ARB生态却逆势掀起第一波热潮,那场景至今记忆犹新。那些曾经的风口浪尖MAGIC项目最让我印象深刻,它就像游戏界的"冒险家",试图在区块链上打造一个游戏王国。当时我还专门研究了它的经济模型,质押Loot和AGLD的玩法确实很新颖。可惜Bea... ...[详细]